每個月總有那么幾天,身體悄悄提醒你要慢下來——腰腹發沉、情緒起伏,連冰淇淋都變得遙不可及。其實生理期不該是「煎熬模式」,掌握這些貼心方法,我們完全可以和身體溫柔相處。
一、日常護理,給身體溫柔的守護
腹部暖暖的才能告別悶痛!備個熱水袋或暖貼敷小腹,促進血液循環,經血排出更順暢。空調房里記得加件外套,尤其別讓后腰和腳踝受涼。
衛生細節不能馬虎:衛生巾2-3小時必須換,量多時更要勤快些。清洗外陰用溫水就好,沐浴露反而破壞天然屏障。記住:經期避免泡澡和游泳,細菌容易乘虛而入。
疲憊時就大膽躺平吧!熬夜會加重水腫和焦躁,睡前喝杯溫牛奶或聽輕音樂,讓緊繃的神經放松下來。
二、吃對食物,把能量補進身體里
這幾天最怕生冷刺激:冰淇淋、刺身、麻辣鍋先暫停,生黃瓜、西瓜這類寒性水果也少碰。熱乎乎的紅棗姜茶、桂圓小米粥才是貼心搭檔[[31]。
重點補充「造血營養素」:動物肝臟、牛肉、菠菜富含易吸收的鐵;飯后來個橙子或獼猴桃,維生素C讓鐵利用率翻倍。如果容易情緒低落,吃點黑巧克力(可可含量>80%)或堅果,里面的鎂元素能舒緩肌肉緊張。
水腫星人注意:咸菜、薯片這些高鹽零食會鎖住水分,換成蒸南瓜、玉米等清淡主食,身體更輕盈。
三、動還是靜?經期運動黃金法則
經血量大時(前1-3天):別勉強跑步舉鐵,試試嬰兒式瑜伽或散步20分鐘,微微出汗就能改善盆腔循環。
后期量減少時:逐步恢復慢跑、普拉提等中低強度運動,避開倒立或擠壓腹部的動作。
如果痛經嚴重:直接暫停運動,用暖寶寶+休息替代,強行運動會加劇不適。
四、痛經救急指南,拒絕硬扛
小腹墜痛時:立即熱敷+喝紅糖姜水,雙手搓熱后順時針按摩肚臍下方。
疼痛難忍也別硬撐:布洛芬這類止痛藥按時吃才有效,月經初來時服用最佳(胃不好人群隨餐吃)。
長期痛經要警惕病理信號:如果止痛藥無效、經血有超大血塊或持續3天劇痛,可能存在肌瘤或內膜異位癥,盡早就醫檢查。
五、安心之選:衛生用品挑選貼士
認準包裝上「GB15979」或「GB/T8939」國標編號,避開標示模糊的雜牌。新國標已禁止使用再生材料,安全性更高。
膚質敏感選純棉表層,量多日用推薦高分子吸水芯。開封后衛生巾存放在干燥密封袋,避免受潮滋生細菌。
身體的變化從來不是負擔,而是提醒我們更懂自己的契機。這些方法或許微小,卻藏著與自己溫柔相處的智慧——畢竟,懂得照顧自己的女孩,永遠閃閃發光?